磐石市:构建“四大体系” 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1-08

磐石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积极构建人才工作“四大体系”,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机制,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足实际,构建多元化招才引智体系。精心谋划人才招引工作,紧盯域内重点企业发展用人需求,开展实地调研2轮,科学编制《磐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名录》,依托“春风行动”“就在磐石”等系列活动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43场,征集推送岗位5800余个。截至目前,共引进各类人才615人,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1人,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不断优化。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通过顾问指导、短期聘用等方式,邀请2名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生来磐挂职,1名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管理,有效促进人才技术、信息资源共享。

坚持分层分类,构建专业化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推进域内规上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邀请域内外专家交流指导,培养符合需求的技工技师800余人。依托李玉院士“三大基地”和现有6个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围绕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专题培训30余次,培训5000余人次,定向培养培训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法人730余人,4名优秀农村科技人才获得省“农工巧匠”荣誉称号。积极开拓校地融合发展培育路径,推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等高校来磐建立研学实训基地,开办红培班71期培训4600余人次,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养。

坚持科技创新,构建科学化人才使用体系。立足域内产业优势,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模式,科学搭建“五大人才集聚平台”。成立新型材料产业联合体,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项目4个,初步构建“园区+主导产业链条”的“135”空间布局;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建国家级灵芝科技小院,攻克灵芝成长病虫害防治问题2项;建立260人冶金人才库,组织参加全国各类研讨会5次,北京科技大学委派科研团队来磐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与国内重点药企签署战略协议,打造“北磐五味”中草药“种产加销”全产业链企业集群,邀请12名硕博研究生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以建设红色名城为目标,挖掘旅游点位28个,精心打造“红色+生态”“红色+冰雪”等旅游线路11条,构建“红城味道”“红城文娱”等品牌矩阵,着力增强红色文旅综合竞争力。

坚持服才提标,构建立体化服务保障体系。动态调整充实磐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至29家,起草并审议通过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3个配套文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集政治关爱、便捷服务、快速就医、配偶安置、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5个方面30项具体措施。积极落实人才奖励规定,每年投入近400万元,为引进的各类专家人才兑现奖励津贴。目前,已审核规上企业高层次人才政府奖励2374人次211万元。加快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协调人才公寓房源28套,紧扣“拎包入住”水平,详细制定《装饰装修工程方案》,待投入使用后可为56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住宿服务,持续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