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双引双建”聚才增智打造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近年来,双辽市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体制,不断创新人才引育和服务机制,将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营造出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人才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人才+智力”双引
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人才引进服务中心,将“编制池”划归组织部管理,研究制定人才引进服务管理办法和基层治理专干管理细则,强化引进人才跟踪培养。2023年全年招录公务员59名,基层治理专干149名,回引域外双辽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5名,对6名驻企服务人才重新分配,常态化引进专业人才21名,充实到卫健、融媒体、发改等部门,持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征集域外人才信息,形成《双辽游子英才录》,收录6类域外人才380名,为市委和经济部门招商引资提供基础信息,鼓励引导乡贤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发挥专家工作站智库作用,27名省、市专家、28名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全市20个村屯,开展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专题培训15次,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难题200余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平台+队伍”双建 深化政校企合作,积极打造政校企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与域内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沃亿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独立实验室,联合成立了“吉林农业大学沃亿佳科研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工作站”“吉农沃亿佳科技研发中心”等机构,实现“产、学、研、人”深度融合,合作研发了“吉良农业”测土配方专用肥、“鲜食玉米”高效栽培等农业品牌和先进技术。组建乡镇专家人才指导站,组织全市18个乡镇街建立455人的指导站队伍,成立玉米、花生、水肥一体化等8个类别专家组,打造“专家—专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民骨干”逐级帮带链条服务体系,积极举办“专家大讲堂”“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以“课堂讲学+实际操作”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就业创业培训,每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咨询、交流700余次,培训25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全市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棚膜经济等产业多点开花,推动农民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