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龙潭区: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
吉林市龙潭区建立健全担当作为、能上能下、教育关怀“三项机制”,高质量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着力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持续营造锐意改革、奋发有为干事氛围,为推动“五高”工程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铸魂引航“燃引擎”,让担当者勇作为。聚焦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出台制定《龙潭区激励干部锐意改革 担当作为相关措施》,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一是坚持铸魂赋能,夯实担当之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对全区371名乡科级干部全覆盖轮训,有效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聚焦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推行“小班专训+大班普训”培训模式,先后举办经济发展、应急处突等专业培训8期培训216人次,为干部担当作为蓄势赋能。二是坚持用活政策,发挥职级激励作用。把职级晋升与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引导干部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等关键岗位上履职尽责,特别注重对基层一线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实干型、黄牛型干部给予倾斜关爱,年初以来,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晋升职级24人,有效发挥职级晋升激励作用。三是坚持树立导向,激发干部干事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严格落实“五个大力选拔、五个坚决不用”要求,不搞论资排辈,破除隐形台阶,旗帜鲜明提拔使用。2025年以来,从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干部10人,倡导各级干部争当“雄狮型”干部。
以能上能下“活春水”,让有为者敢作为。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一是做到精准识人,让能者“上有方向”。严格落实《龙潭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相关措施》,坚持以实绩为导向,用好日常掌握、年度考核等结果,扎实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2025年以来,对28名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干部提拔重用。二是做到分类施策,让平者“进有动力”。充分发挥组织约谈、导师帮带、实践锻炼正向激励举措,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平庸者”,对态度端正但成效不佳的“不为者”,对老实守摊、消极懈怠的“躺平者”及时调整至适配岗位,倒逼干部担当作为。三是做到严格执行,让庸者“下有力度”。聚焦政绩观存在偏差、组织观念淡薄、品行不端等9种情形,严格落实“下”的举措。年初以来,对10名工作劲头不足、身体状态不佳、不适合现岗位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转任职级、调整到非重要岗位,“让庸者”无处藏身。
以教育关怀“铺新路”,让改过者愿作为。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引导受处理处分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一是突出主体责任,专人谈话教育引导。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为每名影响期内干部明确帮带教育责任人,每半年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打开心结,促使其振奋精神、重整旗鼓再出发。二是突出定期回访,动态跟踪把脉问效。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将受处理处分干部精准划分为“正在影响期”“影响期满观察期”“不影响使用”三类。对照台账定期电话沟通,动态跟踪掌握受处理处分干部的思想转变、工作状态、作风改进情况及实际困难,确保帮教回访精准有效。三是突出合理使用,正确对待激励干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对于受党纪政务处分后表现较好、取得一定工作实绩的干部,大胆选拔任用。2025年,已有12名受处分后表现良好的干部得到重新任用或晋升职级,有力彰显选人用人导向和组织关心关怀温度。
初审:石天慧
复审:国 斌
终审:李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