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构建“三维保障体系” 护航村干部担当作为
近年来,辉南县紧扣薪资待遇、政策激励、教育培训三条主线,构建“三维保障体系”,让村干部“腰杆更硬、干劲更足、本领更强”,全程护航村干部担当作为,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组织动能。
薪资兜底,让“腰杆”真正挺起来。规范化管理报酬待遇,坚持依岗计酬、按绩取酬、稳步提高原则,每年通过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调整村干部薪酬事宜,实现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报酬按照全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进行核算,其他“两委”按照村书记报酬的80%进行核算,其他经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核算,并按月足额进行拨付,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大关心关爱力度,为全县752名村“两委”成员投入15.04万元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效减轻村干部后顾之忧。夯实阵地建设,坚持将县管党费向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今年以来,向20个村部补助县管党费用于改造升级,向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村拨付县管党费5000元用于购买开展党员教育相关设备和开展党建活动,以“硬支撑+软环境”的双重保障,为村干部履职提供强劲动能。
政策驱动,让“劲头”持续鼓起来。打破职业发展瓶颈,坚持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选拔4名优秀村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不断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上升渠道。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坚持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优化报考条件,放宽年龄、学历限制,目前已有2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让干得好的村干部有奔头、有出路。健全选拔机制,按照“三好三强”的标准,注重从本村村干部、乡村振兴专干、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中精储优培后备力量,今年以来,已选拔72名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持续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培训赋能,让“本领”不断强起来。探索精准培训路径,通过村级“点菜”、乡镇“配菜”、县级“上菜”,统筹培训需求形成“课程菜单”,采取“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拓宽村党组织书记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累计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4期,培训600余人次,各村新发展肉牛养殖、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30余个。实行分层分类培训,对新任与留任村党组织书记量身定制课程、分设专题班次,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新任书记快速上手履职,帮助留任书记优化工作方法。全面推动学历提升,动员72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截至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以上学历达100%,大专以上学历占65.7%,有效补齐“学历不高、视野不宽”短板。靶向强化能力素养,从各乡镇(街道)选取72名领导班子成员与新任职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结对帮带,并组织2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街道)农业办、项目办等涉农部门跟岗锻炼,在实战实训中锤炼村党组织书记过硬本领。
初审:石天慧
复审:严 宇
终审:王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