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三维赋能”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25-11-03

今年以来,蛟河市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精准滴灌、双轨融合、分层施策”三大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蛟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内容靶向化,精准滴灌强引领。坚持将精准施策作为提升培训质效的基石,确保教学内容与组织要求、岗位职责紧密衔接。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全周期政治训练体系,既突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政治能力提升,也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特定群体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通过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干部队伍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二是聚焦发展所需,提升专业素养。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安全维稳、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创新采用“专题轮训+点名调训+小班精讲”的复合模式,精准开设风险防控、基层治理、人工智能应用等10期专业化能力提升班,调训乡科级及年轻骨干2343人,有效实现了教育培训与事业发展、干部成长需求的同频共振。

形式立体化,双轨融合育骨干。着力打破传统培训的时空壁垒,构建线上线下互补、理论实践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新生态。一是拓展线上阵地,促进便捷学习。充分依托吉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权威平台,精准推送优质课程与前沿讲座,满足干部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二是夯实线下基础,深化互动体验。持续用好集中轮训、支部学习等传统阵地,强化系统教学与深度研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注重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有机融合理论阐释、典型案例剖析和反思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学习实效。深化拓展“四同”教育,组织196名年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中锤炼党性、强化宗旨意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推进、理论实践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对象分层次化,分类施策激活力。针对干部队伍结构多元、成长路径各异的特点,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的分类培养策略,推动培训供给与干部成长需求精准匹配。一是科学研判需求,量身定制方案。深入分析不同年龄、层级、岗位干部的能力短板和发展需求,精准设计培养路径,为45岁以下年轻干部举办廉洁从政专题读书班,引导其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为新提拔乡科级干部开展“赋能充电”式任职培训,助力快速适应角色;对县处级领导、乡科级党政正职等关键岗位,则精准对接高质量发展、战略思维等核心课程,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二是统筹内外资源,推动全员覆盖。依托市级教学平台,组织8名县处级领导、49名乡科级正职参加高质量发展研修班;运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组织183名乡科级领导开展线上履职能力培训;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防汛抗旱专题培训,全市318人次受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层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全覆盖轮训市管领导干部,以差异化的分类培养策略,实现了干部培养的精准供给与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初审:石天慧

复审:严   宇

终审:曲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