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严、实、正”抓好干部管理监督——白城市干部监督工作五年综述

发布日期: 2024-12-23

白城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干部管理监督重要论述,紧扣弘扬崇严尚实、行胜于言优良作风,健全有效制度机制,从严从实抓管理、抓监督,推动干部担当实干、锐意改革,助力白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扛稳政治责任,以“严”的基调有力推动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一是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制定进一步树立干事新风、激励干部锐意改革、敢于担当48条具体措施,建立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激励容错、公正防扰3项机制,着力解决常态化监督机制不健全、方式单一等问题,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权治吏。近两年我市个报随机查核一致率均为100%。二是坚持把整改监督落在实处。紧扣巡视巡察、专项督查等反馈问题,及时认账领账。制定《日常抓整改监督工作流程》,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选人用人和担当作为自查,强化调度指导,累计整改问题1128个,对72个“一报告两评议”结果较低的单位党组织进行约谈。三是坚持把联动监督融入日常。严格落实任职回避、工作纪实、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制度,牵头协调纪委监委、公安、审计等部门,第一时间联动核实干部问题线索,编制《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指南》,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认定等工作,提升从严管理监督质效。

二、把握“四个关键”,以“实”的举措抓在经常

紧扣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持从严从紧从实管理,让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一是紧盯关键人,规范离任交接。着力破解一把手“离接任”时交接不清、责任不明问题,率先制定《市管干部离任交接办法》,配套印制《离任交接书》,清单式列出人财物、遗留问题等8个方面25项交接事项,用制度规范交接工作。已组织56名一把手进行工作交接,做实跟踪问效,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新官理旧账”良好局面。二是聚焦关键处,建立负面清单。针对干部负面信息互通存在壁垒、干部监督整体合力不强问题,制定《领导干部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确定行政处罚、失信行为、网络舆情等16类22项负面信息收集内容,今年又及时将省委提出的“五线谱”相关负面情形纳入其中。29个部门联动收集干部负面信息520余条,为市委选人用人提供有效参考。三是突出关键事,抓实常态监督。紧扣防汛抢险、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组工干部“三进一联”工作,实行日常联系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制度,市委组织部成立18个工作组,通过列席重要会议、谈心谈话、实地查看成效等,推动监督工作常态化,实时了解掌握干部表现,防止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到位等问题。今年根据干部在全市中心工作中表现情况,提拔重用67人、“下”5人,鲜明树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四是把握关键时,及时进行提醒。为解决个别新任干部角色转变慢、工作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突出任前、离任、临近退休3个关键节点,采取“书面提醒函+本人表态回执”方式,及时开展“履职、问题、关爱”提醒。对105名一把手和56个领导班子进行提醒监督,经常性咬耳扯袖,避免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三、科学容错纠错,以“正”的导向激励担当

把监督约束与激励、保护、关爱干部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干部不敢闯、不敢试、怕担责问题,推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形成常态。一是健全机制,激发原动力。围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离岗待岗干部管理,分别制定意见办法。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与所辖县(市、区)、市直部门的632名班子成员和优秀年轻干部一对一谈话交流,全面了解班子运行、干部队伍建设和日常监督工作情况。二是切实容错,提升向心力。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围绕干部推荐考察、信访举报、任职试用期等方面,列出可容错、可免责、可减责12种具体情形,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作为。先后为12名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1起诬告陷害案件,做到组织为干部撑腰、干部为事业负责。三是大胆使用,增强凝聚力。会同市纪委监委建立受处理处分干部帮带回访机制,深入谈心谈话,做好思想疏导,鼓励继续干好工作,切实推动“有错”转向“有为”。提拔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干部239人,晋升职级348人。